政府信息公开
索 引 号: 0005500960/2014-03175 主题分类: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、计划 发布机构: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
发文日期: 2014-01-24 文  号: 有 效 期:   有 效
名  称: 2014年三河市政府工作报告
2014年三河市政府工作报告
发布机构: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:2014-01-24

三河市政府工作报告(摘要)

(在三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)

2013年工作回顾

——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,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82.8亿元,增长19.1%,由全省第四跃居全省第二;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4.3亿元,增长25.5%,继续保持全省首位。初步测算,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63亿元,增长10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7.8亿元,增长13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1亿元,增长26.2%;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,增长9.3%;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15.7亿元,增长14.4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.25万元,增长11%;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.34万元,增长12%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21.9亿元,位居廊坊第一。

——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果,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。全年竣工及在建亿元以上项目124个,总投资843.6亿元,完成投资334.5亿元。德国莱尼汽车线束生产等71个项目竣工,百世金谷燕郊3G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基地等53个项目正在建设,中兴通讯北方研发中心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。争列省重点项目8个。储备了中海油科技园等亿元以上项目46个。通航机场获省发改委批准立项,编制完成航空新城发展规划。省政府核减我市耕地保有量8.6万亩,廊坊追加我市建设用地规模2040亩,全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293亩,项目建设需求得到有力保障。

——产业发展又有新提高,总体规模进一步壮大。工业经济运行平稳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家、小微企业788家。安排地方财源建设基金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.1亿元,支持神威药业等20余家企业进行技术研发、产业升级。实施了26项工业技改项目,其中10项列入全省千项技改计划,争取扶持资金4100万元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家,燕郊创业中心在孵科技型企业88家。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。航天博物馆、胜记仓燕郊物流城、百世金谷燕郊空港物流基地、物美集团华北物流科技园等项目建设步伐加快,港中旅燕郊海泉湾温泉休闲度假区、世界华人收藏博物馆等项目前期进展顺利,产业加速集聚。现代农业积极推进。累计发放各项涉农补贴8283万元,粮食生产实现“十连增”。引进19个农业新品种,建立3个示范基地。高标准棚室建设稳步发展,重点蔬菜种植基地设施不断完善,新增蔬菜产值1000万元。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提高,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%。

——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,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。燕郊高新区新建、改造了北外环东段等16条道路,实施了尹家沟综合治理、第二南污水处理厂、2座水厂、3座110千伏变电站等工程建设。农业科技园区推进了道路建设、土地收租扩区、示范专业园发展,成立了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三河工作站。工业新区建设了贤人街西延等5条道路,完成了污水处理厂、自来水厂等工程前期工作。经济开发区实施了段蒋路综合改造、主干道两侧环境提升、次干道硬化等工程,推进了矿山企业整改。新兴产业园区建设了商谷大道、规划路,筹划了水厂、污水处理厂、变电站、供气、供暖等配套设施。

——对接京津迈出新步伐,互通相融进一步加快。侯谭线与蓟县“一线穿”正式对接。与京津道路对接的潮白河大桥、泃河大桥即将开工建设。京秦高速与北京东六环对接工程列入北京市交委规划。密涿高速征地拆迁进展顺利,部分路段开工建设。与京投银泰、中信投资公司签订了轨道交通和新城建设项目合作框架协议,北京轻轨M6线通燕郊工程取得实质进展,北京方面正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。燕达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达成协议,建立首都医科大学燕达临床医学院,并以此为载体,探索推进京冀两地执业医师异地行医、患者异地医保报销。

——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,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。在城市建设上,重点开展了“五城同创”。完成了东市区东环路、北环路改造等工程,特别是热力一厂、二厂整体改造后,供暖能力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。实施了潮白河上游生态补水、潮白河东侧城市界面亮化、102国道夜景亮化、文化艺术大街美化等景观工程。对东西市区主要街道、各镇镇区段开展大规模拆违,拆除违建5.8万平方米。全面清理各类积存垃圾8.9万吨。取缔店外经营及流动摊点7000余处、拆除违规牌匾1000余块,统一设计安装迎宾路等主要街道两侧门店牌匾。对拥堵十字路口进行渠化改造,在重点路段加装防护栏、划定停车位。推行城市公交一体化,调整规划东市区7条公交线路,90台环保燃气公交车即将投入运营。加强便民设施建设,在东西市区新设置50个早餐车、4个便民岛、6个便民市场。“数字三河”建设示范项目正式实施。创城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,国家环保模范城创建规划通过专家评审,省级双拥模范城通过验收。在新农村建设上,重点开展了以“整洁城乡”为切入点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。63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完成。全市“四清四化”任务全部完成。“十有民生”示范区、50个示范村建设扎实推进。采取招投标形式,各镇公共区域实行环卫社会化管理。投资2100万元,实施黄土庄、齐心庄、新集3个镇级垃圾中转站建设。改造农村三格卫生厕所1000座。建成5处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,3932户用上清洁能源。蒋谭路大修、煤矿路北段改造竣工。“田路分家”进度居廊坊榜首。投资2亿元建设的117条、230公里农村公路全部完成。在生态环境建设上,重点开展了造林绿化和大气污染防治。全年投入3.4亿元,完成造林2.3万亩,全市绿化覆盖率、绿地率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3.3%、38.6%和4.4平方米。实施燕郊植物园三期、燕郊万亩森林公园、燕郊火车站广场改造、东市区东出口改造等工程;幸福渠和潮白河左岸绿道绿廊建设加快推进;对102国道李旗庄段两侧进行高标准绿化,沿线5.8公里建成带状公园。集中开展压减燃煤、控制扬尘、治理工业、削减尾气四大攻坚战,169座污染严重的马蹄窑全部拆除;对所有采石企业实行停电、停采、停产、停售治理;关停23家水泥矿粉生产企业和41家搅拌站;淘汰治理燃煤锅炉46台、黄标车3500辆;取缔“十五小”企业28家;投资1000余万元,在矿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和空气自动监测站;国内最先进的燕郊机动车检测中心开工建设。

——“十有民生”取得新成就,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。社会事业不断进步。新建3所小学、幼儿园,对18所中小学校进行改造,新增2所学校操场向社会开放,顺利通过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评估验收,高考成绩连续18年夺冠廊坊。303所高标准村卫生室投入使用,市医院综合门诊楼、急诊医技楼竣工,2所镇中心卫生院完成扩建改造,建成全市统一的“120”急救指挥调度中心,创建100个慢性病防控示范村,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、补偿标准保持全省最高,城镇职工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标准、报销比例大幅提高。实施市文化中心内部建设和剧团改造,4个镇级综合文体活动中心、41个村街文体活动广场投入使用,三河调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,成功举办第二届全民运动会。社会保障不断提质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334个,转移农村劳动力1412人。调整8432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,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100%。对全市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,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全省领先。动员9家企业踊跃捐资,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,救助246人次,发放救助金1080万元。为522户农村困难家庭、贫困残疾人、重点优抚对象改造危房。对396个临时困难家庭进行救助。提高城乡低保标准,惠及全市城乡低保户7000余户、1.2万人。在全省率先实施低保户家庭学生学业救助政策,救助学生387人,发放助学金111万元。105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、150户棚户区改造顺利推进。社会管理不断加强。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常抓不懈,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。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、“平安社区”创建等工作,社会治安持续稳定。完成全国“两会”、十八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安保任务。

——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,服务职能进一步发挥。主动接受人大、政协监督,坚持汇报、通报工作,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、政协提案292件,按时办复率100%、办结率66%。扎实开展企业、教育、医药、文体界、现代农业五项“百人培养工程”,重点培养对象素质进一步提升。深入开展入企调研活动,为企业解决127个问题。组织召开2次银企对接会,19家企业与金融机构达成8.6亿元信贷合作意向。增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注册资金5000万元,总规模达到1.5亿元,为66户企业提供信用担保3.2亿元。市长热线、政府网站作用进一步增强,3100多个群众来电、留言得到认真办理。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,对违规公务用车、超标办公用房、“吃空饷”人员进行清理。

2014年工作安排

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,紧紧围绕“建设繁荣幸福新三河”的奋斗目标,进一步唱响“扬正气、比奉献、创一流”的工作主基调,积极践行“爱家国、纳百川、敢担当、为人先”的新时期三河精神,全面加快改革创新、绿色崛起、率先小康进程,勇当打造环京津新增长极战略突破口的排头兵。

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.5%,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%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.5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%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.5%,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%,节能减排、大气污染防治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。围绕上述目标,必须振奋精神、集中精力、攻坚破难,全力以赴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:

一、绿色崛起,打造一流生态环境

以造林绿化为切入点,力促生态环境建设上水平。大力度开展造林绿化。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,财政投资15亿元以上,撬动社会资金50亿元以上,完成造林绿化6万亩以上,重点打造“一圈、四横五纵,点、线、面,网、片、区”相结合的造林绿化新格局,建设“京东林城”。加快幸福渠、潮白河、尹家沟、泃河、红娘港环城水系绿化建设。以京秦高速、密涿高速等交通廊道建设为重点,打造精品绿化圈。以102国道、平香线等9条国省县道绿化为重点,高标准打造绿化生态通道。加大城区重要节点、地段和公共绿地建设力度,谋划建设幸福公园,提升改造烈士陵园对社会开放。按照“一路两沟四行树”的要求,推进“田路分家”。对乡级路、进村路、连村路、铁路、村庄周围进行绿化,形成村与村连片景观区,发展农家乐试点。大力度开展大气污染防治。深化燃煤污染治理,全部淘汰燃煤茶浴炉;全部完成工业企业燃煤锅炉脱硫除尘治理,加快实施煤改气、煤改电;对城中村推进煤改气的家庭,以村街为单位政府予以扶持。深化扬尘治理,高标准完成建筑施工七个100%,加大道路保洁力度,对城区所有渣土运输车辆形成全方位视频监控。深化工业污染治理,关闭23家水泥矿粉企业,拆除30家无资质搅拌站,对11家有资质的限期整改。深化尾气治理,推广使用新能源。深化烟气治理,实现餐饮单位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全覆盖,严禁焚烧秸秆、垃圾、杂物,取缔露天烧烤。大力度加强水污染治理。改造8家规模化养殖企业治污设施,取缔23家再生造纸企业。实施燕郊南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,对泃河污水管网进行完善,彻底解决城区污水向泃河直排问题。

以“五城同创”为切入点,力促县城建设上水平。科学编制规划。根据城乡总体规划,编制中心城区、齐心庄片区次区域规划。调整完善西市区道路、给水等方面规划,编制城市水系、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。对拆违后的街道,高标准编制综合整治规划,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。坚持“规划即法”,对未批先建、少批多建、随意改变建筑性质等行为严厉查处。完善设施建设。启动潮白河水上公园建设,完成潮白河上游生态补水,高标准实施102国道东段综合提升改造,打造精品工程。加快潮白河大桥、泃河大桥建设,推进轨道交通、102国道南移、密涿主线等道路建设,提升对外通行能力。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公共交通网络,确保交通四通八达、快捷便通。高标准改造新村等专业市场;在东西市区各选择1-2条街道,规划建设专业市场街。做好文化艺术大街招商工作,加快标志性文体设施建设,切实提高城市文化品味。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。深入推进县城环境容貌整治提升,加大东西市区违法建筑拆除力度,建立完善的防控机制,全面防止反弹。修订出租车规范管理办法,提高服务水平。发挥数字化城管平台作用,实现常态化管理。大幅度增加环卫、绿化日常管理投入,提高城市绿、净、亮、美水平。推动社会文明进步。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,加大主题宣传教育力度,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城市发展的主动性、创造性,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。

以“整洁城乡”为切入点,力促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上水平。继续加大“整洁城乡”体制建设,完善以镇为主工作重心下移的管理方式,加大对社会化作业扶持力度和监督检查力度,努力使镇村环卫工作步入常态化。试点推进秸秆回收、光伏发电、沼气集中供气、生活污水集中处理、建筑节能材料应用等工程。新建高楼镇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0个村街文体活动广场。投资2亿元,修建100条、200公里农村公路。实施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,改造部分村街自来水管网,更新自来水井。继续推进农村改厕。在巩固村街“四清四化”成果的同时,沿102国道、燕灵路、平香路、东西市区环路等道路两侧,沿镇政府所在地周边、农贸市场周边,继续推进治违、治脏、治乱、治污行动,全面提升农村面貌水平。

二、高端发展,构建与京津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

全力优化产业结构。加快壮大市场主体。鼓励干部创事业、能人办企业、百姓创家业,全面落实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,继续开展入企调研活动,着力解决企业实际困难。将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注册资金规模由1.5亿元增加到2亿元,担保能力提高到10亿元。加强银企合作交流,为企业融资创造有利条件。通过助力企业发展,争创省级和国家级品牌;促进小微企业转为规上企业、个体工商户转为小微企业。加快改造传统优势产业。坚持推进“两化”深度融合,积极谋划技改项目,向上争取技改资金支持,加快企业技术改造,促进生出新工艺、新产品、新领域,实现新发展。继续推进行业协会建设和开展“企业百人培养工程”,提升行业发展水平。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。对现有电子信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产业中的重点企业给予扶持,促进健康发展。采取“龙头企业拉动、配套企业跟进”的产业链招商方式,围绕主导产业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,完善产业协作网络,提高产业集中度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。对上级出台的政策制定细化配套措施,在建设用地、金融扶持、财税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,着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,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整合发展。在发展现代物流、休闲旅游、餐饮娱乐、健康养老等产业的同时,培育发展文化创意、文化体验、动漫游戏等新型业态,大力发展电子商务。促进房地产业提质升级,依法有序按规划发展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。大力推广“四位一体”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,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紧密衔接。积极引进蔬菜新品种,推广无公害集成技术,加快10个蔬菜示范村建设。继续开展好“现代农业百人培养工程”。

全力抓好园区建设。完善园区功能。重点加强燕郊高新区建设,实施燕顺路亮化、102国道亮化、潮白河景观二期等重点区域建设。同时,在其它园区启动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工程。加快发展步伐。燕郊高新区围绕建设精品园区,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、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,在高新区体系建设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上迈出新步伐。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发展现代高端农业,突出特色旅游休闲和农民增收示范带动作用,在打造都市特色农业上实现新的突破。工业新区重点以“面向高端、突出特色、产业链化、打造集群”的目标,加快发展现代化工业,重点在欧美工业园建设上取得明显进展。经济开发区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,做好规划编制,积极开展山区生态修复,实施封山育林工程,用3-5年时间将山区建成全域森林,努力打造文化旅游生态新区;制定采矿企业关闭实施方案,稳妥处置涉矿企业相关事宜。新兴产业园区以胜记仓燕郊物流城项目为依托,加快发展云计算中心、电子商务中心、物流结算中心、金融服务中心、商贸展示平台、总部经济等,全力打造全球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贸易平台。通航机场围绕建设“国际一流公务机场,国际一流航空产业城”的目标,做好项目征地、项目报批等方面工作。提高园区开发效益。开展园区闲置土地集中清理行动,对现有各类园区用地情况、开发强度、效益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,提升开发强度标准,提高园区综合效益,确保土地资源集约、节约、高效利用。

全力做好项目工作。加强重点项目建设。坚持全程跟踪服务,一抓到底,构建前期、中期、后期无缝对接,实现50个项目投产、70个项目竣工。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,倒排时间、挂图作战,实现港中旅燕郊海泉湾温泉休闲度假区等80个项目开工建设。筛选优质项目,积极争列省重点。提高招商引资水平。成立由市级领导和各园区领导带队的招商小分队,以世界500强、国企百强、民企百强为重点,拉出单子、列出名录,实施一批点对点精细招商、定向招商和专业化招商,大力开展以商招商、委托招商。以百家环保企业、百家中关村企业进廊坊为重点,积极邀请客商来三河考察洽谈。以承接首都功能转移为重点,积极推进优质教育、医疗等资源落地燕郊。

全力推进科技创新。加强平台建设。制定优惠政策,全力促进企业研发机构向我市迁移,鼓励引导横向联合,构建产业技术平台。建设创业谷、创业城2个孵化器,拓展空间,满足高成长企业需求。谋划建设燕郊网络科技创新服务平台,做好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服务中心、新兴产业园区创业中心建设。引进科技人才。制定完善促进科技创新、吸引产业领军人才的政策,安排专项资金对高新科技人才给予奖励,为其提供创业、居住、医疗、教育等优越条件,促进人才扎根三河。提高创新能力。发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和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作用,深入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工程,鼓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,增强核心竞争力。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、高等院校加强合作,建设研发机构,促进产学研结合。

三、率先小康,把“十有民生”提升到一个新高度

构建更加完善的保障体系。继续开展“万人大培训工程”,完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,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,建设燕郊人力资源市场,举办定期、专场招聘洽谈会,促进高校毕业生、城镇退役士兵等各类人员就业,年内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000个,转移农村劳动力1500人。提高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,达到610元;启动妇幼保健院迁建工作;继续创建100个慢性病防控示范村;提升镇中心卫生院医疗设备水平;推进卫生信息平台建设;继续开展好“医药百人培养工程”。落实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扶持政策,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;对机关事业、城镇职工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进行提质。继续对农村特困户、贫困残疾人危房进行改造;持续开展残疾人康复、培训、就业等扶残助残工作;建立家庭困难学生助学基金。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,积极发展限价房。

发展更加进步的社会事业。重点解决东西市区教育资源不足问题,实施小学、幼儿园建设,缓解就学压力;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、现代化,率先在全省全面普及信息化教学;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,扎实推进“教育百人培养工程”培训。整体提升剧团演出水平,开展好“彩色周末”、“文化下乡”等活动;继续实施“文体界百人培养工程”;研究出台以文化中心为龙头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办法。

建设更加稳定的社会环境。深化完善“三位一体”大调解体系,加大信访积案解决力度,做好信访稳定工作。推进“天网工程”,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;积极开展身边小案集中破案行动,侦破一批多发性案件,打掉一批违法犯罪团伙。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,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。

四、改革创新,坚持干到实处、走在前列

坚定不移深化改革。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。认真梳理省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,制定并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目录,没有进入目录的一律停止审批。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,将审批流程和事项向社会公开,明确审批时限,做到依法依规、高效有序。整合各单位网络资源,加快公务网络平台建设,强化网上公开、网上办理,降低服务成本,提高服务效能。着力破除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。建立负面清单制度,实行非禁即准、非限即许,放开民间投资领域,对基础设施、基础产业、社会服务等领域,推出项目清单,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。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,实行投资主体“零限制”、注册登记“零收费”,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,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,放宽市场主体注册资本、住所登记条件,改企业年检制度为年报公示制度。加快金融体制改革。支持企业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,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改制重组,加强对重点项目、园区、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;鼓励企业上市融资。稳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。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,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、使用、收益、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、担保权能,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,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发展现代农业。

不折不扣抓好落实。以开展政府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,在做决策、办事情、抓改革方面,把上级意图、群众愿望、本地实际有机结合起来,保持清醒的头脑、坚定的立场、明确的方向。坚持发扬“一线工作法”,到工作最前沿去,到工作对象中去,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。自我加压,主动用首都经济圈的标准,乃至用融入世界级城市群的标准来开展工作,实现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。针对新情况、新问题,勇于创新,改变固有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,通过“四抓四促”,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。

依法依规开展工作。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意识,严格依照法律和程序行使权力,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,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,自觉接受新闻媒体和群众的社会监督,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,做到科学决策、民主决策、依法决策。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程序、质量管理,认真落实《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》、《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》,落实项目法人制,提高工作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。

始终保持清正廉洁。坚持置身度外,做到不把个人利益掺杂在工作中,挺直腰杆干事业。坚持高效服务,对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,程序能减则减,费用能免则免,严格按规定时限办理,坚决惩处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行为。坚持严于律己,严格遵守中央“八项规定”、“六项禁令”,坚决反对“四风”,把廉政建设的要求落实到各个环节,做到干部清正、政府清廉、政风清明。

打印此页  关闭窗口